对虚假贫困户也要有惩处 o-mQF
截至今年10月底,各地通过追回、盘活或避免损失等方式整改32.68亿元,有970人被追责问责。被审计的各县共剔除和清退不符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.18万人,完善建档立卡数据信息21.68万人,从2018年起我国将实现贫困识别常态化管理。(12月24日《新京报》) n*%)2l(RFD
党和政府历来对贫困户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,不论是逢年过节各级单位和部门开展的送温暖,还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,对贫困户实施精准帮扶,其目的都是,要让社会困难群体,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。因此,作为各地扶贫干部,如何把上级下拨的扶贫款花在刀刃上,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,注重细节,把好关口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 Ua6D>\R?#
可令人遗憾的是,现在有的干部把扶贫工作的好经给念歪了,在识别和发放扶贫资金上弄虚作假,敷衍塞责,让真正贫困户坐了冷板凳,不是贫困户反而享受了“美味大餐”,这样的扶贫干部被追责问责自然是咎由自取。 \(ysm
然,在笔者看来,有 10多万是“虚假贫困户”,这恐怕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,同在一个村,家门口的水塘,深浅怎会彼此都不知?谁家困难,谁家不困难?大伙心里都有明白账。不是贫困户竟然还在享受扶贫资金,那真正的贫困户心里又是何滋味呢?这不明摆着给扶贫工作添堵,给党和政府脸上抹黑,在群众中制造矛盾,影响社会和谐吗? ;&Et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