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: 图片: 图片: 图片: 图片: 图片: 图片: 图片: 攀钢矿业公司朱矿采矿车间电铲班,现有职工127人,开动19台电铲,主要负责朱矿采场矿岩采装、铲位洒水防尘及其他临时单体工程任务。 >FH%4Yzx 近年来,电铲班紧密围绕安全生产和降本增效工作,以班组自主管理为抓手、以创新班组特色文化为切入点、以提升班组凝聚力为载体,深入开展“提升班组文化建设水平、提升班组创新创效能力”活动,取得较好成效。 y 4{J*r 一、打造“看板文化”,全面展示班组职工风采 3a`L)?cc 结合岗位性质、职工文化程度、班组传统,深挖特色理念,形成班组特色文化,建立班组文化墙。 c1?dqwmIB 电铲班将分配制度、劳动竞赛方案、推优评先、困难补助进行公示,接受职工监督; 2_Ml/?H!Ec 将班组生产任务、成本指标、故修时间控制情况统计公示到机台和人头,使职工随时了解和掌握生产进度; 6)}2^u 将好人好事、生产抢险等照片及时更新上墙,较好地展示班组一线风采。如: ~qJ4vXr7@ 71#电铲司机长罗梅生,在电铲司机紧缺的情况下主动请缨,带领4名职工进行单人配合作业,1至6月创下110.74万吨的高产,全班排名第一,罗梅生本人也以22.33万吨的产量,排名195B铲型产量第一。 F8 wS}z> 甲班班长党员李安奎,患腰椎间盘突出,但不管是换大绳、还是倒电缆、做联络线,再苦再累的工作他总是一马当先,上半年,他们班三次夺得红旗班组称号。 or=j'dr'~ 建立“三个联盟”,树立班组特色品牌 E"F!]Vs 近年来,电铲班坚持以人为本,尊重职工、依靠职工,充分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、立足于保障职工权益、体现人文关怀,打造“金兰行”特色文化品牌,不断增强班组职工凝聚力。 a.a4 7k% 成立“ 金兰行职工爱心联盟”,增强职工凝聚力 \ N9Qn4[z 电铲班70%的职工都是来自农村的轮换工,父母大多不在身边,一旦生病住院无人护理,十分困难。为解决这一难题,2010年11月, 班长吴丹发动班组37名职工志愿成立了以“用亲情呵护同时、用温情帮扶工友”为宗旨的“金兰行职工爱心互助联盟”。 wn :^*}|oj 联盟成立至今,成员已由最初的37人发展到目前的98人,先后有43人利用休班时间轮流到医院对11名生病工友进行义务护理; US!7w/tXE 班组职工为困难职工和贫困山区捐款捐物6次,捐赠衣物327件、捐款金额8980元,部分职工还参与了无偿献血活动。 !9X6^EDf 现在,“金兰行职工爱心互助联盟”由最初的义务护理生病工友,扩大到帮助职工搬家、协助办理工友亲属红白喜事等,这一做法得到了职工和家属的广泛赞誉,较好地将职工紧相连接,彼此感受家的温暖,班组氛围其乐融融。 iR# (+jO (二)成立“ 金兰行职工户外运动 ”,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?<2&]>,{ 针对班组地理位置偏僻,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较单调的特点,电铲班于2011年9月成立了班组的第二个联盟——“金兰行职工户外运动联盟”。 /y"eCL3z 联盟先后开展户外活动18次,攀西裂谷美丽的山山水水,不仅留下了电铲班攀登的足迹,还见证了电铲班职工“平等、友爱、宽容、互助”的团队协作精神。活动联盟将活动情况和图片发布在“攀钢职工在线”和“班组QQ群”上,不仅得到本班组职工及家属的支持,还吸引到许多其他单位职工,参与人数达850余人次。 ceM:E> 1e 如今,“金兰行职工户外运动联盟”早已远近闻名,成为电铲班职工增强体魄、陶冶情操、拓宽视野的精神乐园。 yy( zwK 成立“金兰行职工技术学习联盟”,提升司机操作技能 +6*l4P 2014年4月,矿业公司提出全面开展“双提升一改善”班组建设,电铲班结合班组建设要求,针对班组职工业务技能,在原有基础上着手打造电铲班第三个联盟——“金兰行职工技术学习联盟”。 zV!]b 电铲班自费订阅《班组天地》、《现代班组》、《基层班组长》等学习材料,设立班组图书角、开办学习园地、成立学习兴趣小组等方式,定期举办司机长经验交流会、电铲岗位技能知识竞赛、发布QC成果。通过开展名师带高徒、结互帮互学对子、岗位技术练兵等活动,不断鼓励职工学技术、钻业务,争当复合型技能人才。 _2JMxu,e 同时,电铲班坚持开办技术小课堂,采取“请进来教、送出去学”的方式,先后邀请矿、车间相关技术人员、白马铁矿电铲技师共计21人次到现场授课。将技术课堂搬出教室、搬进采场、搬上机台,坚持职工缺什么就补什么,职工差什么就教什么,形成了赶、学、比、帮、超的良好氛围。 6C{#yb 到目前,班组已有 85人获国家中、高级职业技术鉴定,4人成为挖掘机技师,12人获得两级公司“技术能手”称号,1人成为攀钢矿业公司技能拔尖人才,班组职工整体操(cāo)作技能大幅度提高。 -<i)n:.c\ 三、深挖“ 班组理念”,积极开展班组文化建设 f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