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招远,可以说是触目皆“金”。大街小巷各种“镀金”招牌琳琅满目:淘金小镇、招金银楼、金都花园、黄金珠宝首饰城……令人目不暇接。尤其引人眼球的,是市区那座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“金漏斗”的城市雕塑,上部形似漏斗,下面貌如金矿,清晨当你站在它的西侧向东眺望,映入眼帘的是一轮红日从漏斗里冉冉升起。其寓意为日进斗金,财源滚滚,同时也向世人昭示着招远的城市名片——“金都”。对于招远人来说,黄金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资源,而是渗透到每个细节的生活方式。 wR|].zh
“丰富的黄金资源,是招远得天独厚的优势。但是,单纯依赖资源本身的发展是不可持续,不能长久的。十八大报告提出,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。对招远这座资源型城市来说,我们的战略抉择就是未雨绸缪,通过黄金产业转型带动城市经济转型,靠黄金产业带动旅游等其他各业发展,实现以金生“金”,可持续发展。”在接受采访时,招远市委书记张伟对记者如是说。 >Qjw aj
政府主导,把握先机谋转型 ?h-R<.!
招远是我国最大的黄金生产基地和民族黄金工业发祥地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招远人就采用火烧水泼炼金术提炼黄金用做饰币。自宋代以来,实行“官督民办”,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办金矿。此后,经历元、明、清和民国的沿袭发展,境内至今保存有各个历史时期的黄金生产遗址、采选工具,更有众多的现代化矿山和黄金企业,是天然的黄金博物馆。在超越千年的黄金生产历史长河中,形成了光辉灿烂的黄金文化。目前,招远是全国第一大产金县级市,连续39年黄金产量居全国首位,2002年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“中国金都”。 但是,金山银山,总有穷尽的一天。如果有一天黄金产业优势丧失了怎么办?培育新型产业,实现城市转型,成为摆在招远市决策者面前的一个“时代课题”。 >[_sY9"`
为了避免“金尽城衰”的尴尬局面,招远市委、市政府决心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。思路决定出路。经过深入调查研究,反复讨论论证,招远梳理出一条实施城市转型战略,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绝佳路径。那就是围绕拉长黄金产业链,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、服务业龙头和城市转型的突破口进行扶持培育,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。并提出了“金泉山海”整体开发,全力打造中国一流黄金主题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展目标。沿着这样的路数,招远开始了“绿水青山”与“金山银山”协调发展,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。 F <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