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说,城市的消费水准决定了城市的品味。但是否反过来说,定义也成立呢?我所生活的城市应该是有品位的了,倚江傍山,古迹留痕;唐诗宋词,摩崖石刻;更兼那史实政治,风起云涌,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传说与传奇。但城市的消费水准并不高。大概一切都囿于城市很小的缘故罢。城市很小,小到街道里那个相对超大的商场进驻了一个新的品牌商品时,一些办理了商场会员卡的人们会收到类似于通知的商品信息。但Coco Chanel在这个秋分时节仍然还没有抵达城市。 _y<p ;@t,E
我去了另一个城市游走,却一眼看到了她。Coco Chanel——可可.夏奈尔,一个以时装与香水闻名遐迩,令都市里的时尚达人,甚而席卷90后对她钟爱到了痴迷状态的品牌。她优雅的伫立在这个城市的旺角,凝视着匆忙的行人。我和她静默的交谈。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,那个被绅士错误宠爱着的美貌女子,智慧始终由内而外的滋润着她的思想,也激发着她不仅仅认真享受着爱情和情爱所带给她的无所事事,而是斡旋于情人间的资助,开始了她的事业。 KN#VQg3
于是,传奇开场。夏奈尔说着“要把妇女从头到脚摆脱矫饰”、“要创造一个年轻的形象”,不再强调衣着像“鸽子那样挺胸凸臀”,主张造型简洁、朴实、舒适自如,色彩单纯、素雅黑白。仿佛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品位,如果说她改变了时装的概念,使服装艺术真正迈入20世纪。不如说她开启了现代衣着的观念——怎样穿着一件衣服比衣服本身更重要,以及我们所说的“total look”。——是的,一件衣服穿在身上给予人的整体感,和一个人给予世界的整体感,都是等同的。宛如生命。1971年1月10日,夏奈尔独自为即将到来的时装发布会工作到很晚,凌晨时她服用安眠药,她睡了,却从此再也没有醒来。她一个人悄悄地离去了,没有人停下来询问,没有人听到她是否呼救,她不喜欢孤独,却不得不孤独地度过了余生。她曾是那么的显赫,她的临终又是那么的平淡。——人的一生,大抵都是这样的趋于平静的罢,无论她生前的生活厚度有多深,又有多宽。 gg]KU:(
静默交谈的方式是我习惯了的,但结论却令我警醒:人的一生到底要怎样完结?近来,接踵而来一些事,未及思量。更何况世间事,熙熙攘攘,不过利来利往。但Coco Chanel站在城市的上空,鲜明地说——像男人一样思考,像女人一样生活。沉寂的思维和思绪顿然被搅动,Coco Chanel以她传奇的一生述说生活有厚度,职业亦不例外。 \7=l^
73
厚度:物体上下相对两面之间的距离。这是我前一秒钟轻敲键盘得到的最直接而简短的答案。而我惯性使然的从距离反推厚度的概念,发现短时期以内残留脑海中的有关思索孑然却是,距离,两个数的绝对值的空间描绘,厚度于此成为一种左右位移,也就是事物的发生延续及至毁灭都无需辨析它存在的合理性。——得出这样荒谬到让自己隐约浮出一抹笑意的推论时,孩子诧异的看着我,问,妈,你笑什么?我的心神瞬间收拢起来,敛了分心,继续讲解着数的几何和代数概念被一个类似于两堵墙的符号隔开了。那个时候,确切的说,是五天前的夜晚,我给孩子讲解绝对值的概念,恍惚走神了。 ~U< |